“你看這黃連,根肥肉厚,藥香又濃,今年產地價能賣到200多元一斤喲!”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沙子鎮(zhèn)臥龍村種植大戶陳福龍采完黃連算起賬:“我家在地黃連面積20多畝,今年能采收2畝,畝產600斤,預計能賣18萬元?!?/p>
在石柱縣,像陳福龍這樣的黃連種植戶有1.1萬余戶,全縣常年黃連在地面積約5.8萬畝,年產量3000噸以上,黃連成了鄉(xiāng)親們的致富產業(yè)。
石柱縣地處武陵山區(qū),山多地碎。既要強產業(yè),又要護生態(tài),如何協調發(fā)展?“縣里提高黃連生產經營集約化、專業(yè)化、組織化程度,創(chuàng)新‘林連互利共生’,走出一條生態(tài)增綠、產業(yè)增效的路子?!笔h農業(yè)農村委中藥材科黃連辦負責人聶廣樓說。
“企業(yè)+村集體+農戶”模式逐漸成熟。在沙子鎮(zhèn),黃連種植面積超1.6萬畝,今年預計產量達500噸?!拔覀児膭畲寮壖w經濟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,為農戶提供集中烘烤、統(tǒng)一包裝等服務,提升黃連品質?!鄙匙渔?zhèn)農服中心主任廖華喬介紹。
不遠處的中益鄉(xiāng)全興村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,整合資源,發(fā)展20畝黃連產業(yè)園,建成黃連烘烤車間。“我今年采收黃連1畝多,產量800斤,及時烘烤,品質提升了,比上年多掙了3萬多元?!比d村黃連種植戶周成孝說。
如今,一條覆蓋黃連種植、科研、中成藥深加工到市場交易的黃連產業(yè)鏈正在形成。石柱縣建成全國黃連科研中心,推廣漂浮式育苗、小拱棚種植等新技術,引進企業(yè)研發(fā)黃連片、黃連牙膏等產品,延伸產業(yè)鏈,提升附加值。2023年,全縣黃連產業(yè)總產值達12.8億元,帶動群眾增收致富。(陳靜參與采寫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