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西藏網(wǎng)訊 八月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毛莊鄉(xiāng)孜榮村,青山疊翠,流水潺潺。瀾滄江支流孜曲河蜿蜒穿過村莊,滋潤著兩岸廣袤的農田。成熟的青稞田在高原陽光下熠熠生輝,映照著農牧民燦爛的笑容。在這片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土地上,村民們開鐮收割黑青稞,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
圖為村民們正在收割成熟的黑青稞 攝影:畢然
囊謙縣地處青海省最南端,素有“玉樹糧倉”的美譽,農作物種植面積占玉樹州50%以上,共計13.26萬畝,其中青稞種植面積達6.35萬畝,是青海省重要的青稞生產基地。近年來,囊謙通過成立農業(yè)合作社、推廣智能溫室大棚等多項舉措,有效推動了農業(yè)增效與農民增收。作為鄉(xiāng)級農業(yè)種植示范村,孜榮村在2024年末實現(xiàn)了村人均年收入12000元。

圖為村民們正在收割成熟的黑青稞 攝影:畢然

圖為村民們正在收割成熟的黑青稞 攝影:畢然
眼下,飽滿的青稞穗隨風搖曳,村民們熟練地彎腰、揮鐮、捆扎,田間地頭呈現(xiàn)出一派繁忙景象?!敖衲暧晁?,青稞長得也比往年好?!币晃淮迕褚贿呅χ贿呄蛭覀冋故緞倓偫玫那囡湺?。

圖為一位村民正在向我們展示成熟的青稞麥堆 攝影:畢然
在青山綠水之間,村民們一邊勞作,一邊聊著、笑著,歡聲笑語回蕩在山谷中。金色的青稞田與遠處的草原、天空、瀾滄江交相輝映,構成一幅美麗的高原豐收畫卷。

圖為藏族村民身著傳統(tǒng)服飾正在捆扎青稞。捆扎青稞時,需要拿起適量青稞麥穗,并用一小股青稞穗作為繩子,兩者交疊而放,通過旋轉的方式將麥穗打包成捆。攝影:畢然

圖為藏族村民在捆扎青稞麥穗,金黃的麥穗在她們身前旋轉,形成一幅極富韻律的高原豐收盛景。攝影:畢然
豐收的黑青稞不僅滿足了當?shù)厝罕姷目诩Z需求,更通過市場銷售帶來了可觀的經(jīng)濟收益。金色的田野上,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,也成為青海省三江源地區(qū)生態(tài)保護與農業(yè)發(fā)展相得益彰的重要見證。

圖為村民們將捆扎好的青稞麥穗堆放在一起,做成高高的青稞谷堆。攝影:畢然
金穗低頭,豐收在望。孜榮村人們用勤勞的雙手繼續(xù)書寫著“高原糧倉”的豐收故事。(中國西藏網(wǎng) 記者/畢然 龍真多吉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